站長評:

           <翅仔舞世界 >從2002.2.16發表第一篇文章以來至今成為當今翅仔舞迷最熱門
的網站,本篇特列入其首頁圖片及文章如下。(2006.01.17)

         

 

翅仔舞的今昔和未來——呆佬

概念

翅仔舞,又名切仔舞,
或名為「場邊舞」,
香港有人稱為「A」舞﹙因舞姿像A字﹚,
是台灣特有的社交舞,
但伴隨台商、台灣觀光客的腳步,
也悄悄登陸了大陸開放城市
和新加坡等華人社區。

在台灣,翅仔舞可謂相當普及了。
綜觀台灣的社交舞場,
都有翅仔舞的影子,
甚至有很多舞場
也都標明為「翅仔舞」舞場,
如台北的同領、人人………。
翅仔舞,
在台灣已相同於真正的「社交舞」!

台灣舞場目前跳的翅仔舞,
依音樂的節奏快慢概分為兩種:
快的叫「梭」;慢的稱「蹌」。
但我喜歡依其舞姿,
將渠等稱為「牽牽」與「抱抱」。
嚴格說,
翅仔舞的節奏要比正統舞來得慢些,
很多專門的翅仔舞場,
DJ都會將拍子調慢些,
有些舞客甚至心中自有拍子,
常把兩拍、四拍當一拍跳。

沿革

翅仔舞依其舞客的發展先後,
形成三大主流,概述如次:

舞女帶出來的『純種翅仔舞』

大約二、三十年前,
台灣的舞廳有舞女坐檯,
舞客中不乏常有大肚子的男客,
帶著吃豆腐的心態,
常把舞女抱得緊緊的,
舞女上半身被強抱貼近,
下半身的屁股和腳
就被男舞客的肚子自然往上撐和後伸,
形成特有的舞姿,
隨舞客在探戈音樂中搖來搖去,
這就是今日「蹌」的濫觴;
而六步的吉魯巴舞﹙早期跳的﹚,
舞客也只是牽著舞女
在舞場的邊邊轉來轉去,
而舞女就穿梭其手臂下,
這就是今日「梭」的起源。
這兩種舞後經
舞女和渠等男友﹙三七仔﹚共同發揚,
慢慢普及。
舞女當時身份並不高,
有的兼賣身,有如妓女﹙落翅仔﹚,
有些不良舞客就稱這種舞為「翅仔舞」,
沿用至今。

男公關帶出來的『斯文翅仔舞』

大約一、二十年前,
台灣女性主義漸抬頭,
男公關應運而生,
但男公關不若舞女有執照,
且女舞客當時也不敢太招搖,
就在地下慢慢滋生。
男公關為討好女客,
素質也常較舞女來得高,
常著西服打領帶,打扮乾淨時髦,
且在舞姿方面加以改良,
少了些三七仔的江湖味,
多了些紳士的溫柔味,
不少女仕就在那情調下練就一身好舞藝。
慢慢的在一些社交舞場﹙媽媽樂﹚中,
就可發現女仕教男仕或帶男公關,
在正統舞場的邊邊繞場,
故有時翅仔舞就被稱為「場邊舞」,
和翅仔舞名一樣,
都有輕蔑之意。

正統舞腳變身的『大眾翅仔舞』

台灣跳舞人口主要還是一般社會大眾,
上年紀﹙約三十五以上﹚的舞客,
多少都有正統舞的基礎。
這群舞客主流,
有的想嚐嚐翅仔舞的抱抱甜頭美味,
有的不肖跟「老師」學,
有的不甘花錢學,………
原因不一而足,
約在十年前開始,
慢慢自動改為跳『大眾翅仔舞』,
有樣學樣,
融會一些國標技巧,
形成今日場邊舞的最大族群。
因有正統舞的基礎,
這些人的花步自然就比較多樣化,
蹌時把死給達﹙圓舞曲﹚功夫用上,
就是「死給達蹌」,
但他們仍想多運動和多變化些,
在吉魯巴仍跳正統三步,
死給達﹙圓舞曲﹚也仍跳正統。

以上三種台灣翅仔舞,
目前都有人跳,
但壁壘分明,
有些人感覺跟某某人跳比較合,
就是因為這三種翅仔舞不同門派作祟,
同門派的較易投合。

展望

台灣目前的的翅仔舞風潮,
隨著舞禁開放、女性主義抬頭……等,
目前就像政治發展上的「民粹主義」時代,
真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一直在變革中,
如「太空漫步」,
其舞姿、舞步都已走出傳統太遠,
大部份人看了還是未能接受,
但在南部已悄然形成,
誰敢說它日後不會是『另類翅仔舞』!

國際上,
目前流行的十種國際標準舞,
概分為「摩登」、「拉丁」兩大類,
都是西方﹙歐美﹚文明社會的文化產物,
卻沒有東方的,
但東方跳社交舞人口不少,
且現在很多東方
國家都早已進入開發國家之林,
如日本、新加坡、台灣、香港等,
都具備發展出
具有東方特色的社交舞﹙文化﹚條件。

台灣帶頭,台北第一,
讓我們共同推廣東方社交舞。
也許在2020年………或那一年,
國際奧會的國標舞運動項目中,
會分為「摩登」、「拉丁」
和「翅仔」…等多種項目。

期許翅仔舞有朝一日
成為第十一和第十二種國標舞……

 
槍手生存守則——西部大舞場

男客帶槍者,請到男請女;
女客帶槍者,請到女請男;
不帶槍者,歡迎自由活動。

白目者,殺無赦!
執法者——荒野大鏢客。

台灣舞蹈的未來在哪裡?阿林不為

台灣的舞蹈前途可能幾乎是沒有未來……,
除非台灣的舞蹈族群們願意變、變、變,
變出一套符合
福爾摩沙特有之味道的舞蹈。

當年道地的北京蔥油餅、烙餅到了羅馬,
變、變、變,變成了義大利的比薩;
唐朝華族飲茶,到了日本,
變、變、變,變成了日本的茶道。
凡我炎黃子孫皆知,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道理;
可惜卻忘記了,
那需要一種承受後、再融合,
依性應情,變、變、變的工夫。

拉丁舞、摩登舞
一定要跳到像外國人某某某那樣,
才叫做舞蹈嗎?
又難道,
唱歌一定要唱到像余天、洪榮宏,
或是江惠、陳盈潔那樣,
才叫做唱歌嗎?
阿林對唱歌的要求是,
不過分荒腔走調,應音樂節調,
高興這樣唱可以,高興那樣唱也可以;
聽一聽,
偶而還覺得自己唱得比歌星好聽呢!

台灣舞蹈的未來,
不一定要求能上舞台作比賽才有未來。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
祇要吾族同好們有信心、有用心,
吸收全球各地、古來今往的舞術,
去蕪存菁、加加減減的;
變、變、變,
變出一套符合福爾摩沙
特有之味道的舞蹈來。
到時候,還怕沒人觀賞、學習嗎?
還怕國際的舞蹈族群們不予認定嗎?
相信到時候台灣舞蹈的吾族同好們,
祇要做一件事——
就是,好好考慮
是否接受外來的比賽或是表演的邀請。

台灣的舞蹈前途可能幾乎是沒有未來……,
因為台灣有太多學猴樣的舞蹈選手、教師。
沒錯!拉丁舞、摩登舞是外國的東西,
但是相信中外人體的肢體關節是一樣的。
至於舞蹈運行中,
如何前進、後退,如何轉折,
以至於各式各招的如何動作,
應該不只是洋人的肢體學問方能教授的。

事實上,人類肢體關節運行的學問,
在吾華夏民族
早有悠久、豐碩的經驗與成就,
表現在各家各派的武術中。

阿林初學正統社交,
再探國標摩登拉丁,
走過七家舞蹈社,正式授業教師九位;
懵懂啟蒙中順就教師教授的要領,
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及羽翼稍長時,一日忽覺:
舞蹈運行中,力道的出入收合,
似乎可以太極拳運動的訣竅行之;
尤其是在台灣的切仔舞方面。

那日而後,
阿林延用外國的國標摩登拉丁之各類招式,
並且無妨大力施以
趣味化、休閒化之變化更改;
以吾華夏民族早有的武術運動訣竅行之,
終於跳出了台灣花式切仔與台灣花梭。

阿林只怕自己年歲稍長後續乏力,
期盼吾族同好中接續有人,
讓有福爾摩沙特味道的舞蹈
能早早成形、定位,
那麼台灣舞蹈的未來
才有唯一、一絲、一丁點的希望。
如果你是台灣的舞蹈選手、舞蹈教師,
還希望你真是台灣的,
而不是學猴樣的。

避免 「運動傷害」五原則——忍者龜

第一、尊重舞伴
  (有跳過、沒跳過,甚至打槍者。)
第二、跳舞容易學舞難
  (跳場舞百餘元,名師授課數百萬,
   暈船落水 「無價」。)
第三、除了跳舞和天氣,其他都不談
  (除非你若「忍者龜」
   腿短頭禿兼口臭之絕緣性良好。)
第四、自備鬧鐘,適時進退
  (繽紛姑娘名言:曲終、燈亮、夢醒,
   外加「走人」,
   每一場舞都是新的開始。)
第五、知易行難
  (「不矮龍」師傅指導:
   「男生不要『壓』女生嘛!」,
   對幼稚班同學可說是知易行難;
   身邊難找美女測試手勁,
   可尋毛筆試試「懸臂提字」,
   其結果是肌肉訓練不足,
   任何名師與高人都無法替代,
   唯有自我勤練。
   舞蹈中當用肌肉收放自如,
   不當用者不再出力,可謂已入門。)


消暑妙方——繽紛

「這種酷熱天氣,最佳消暑良方,莫如……
 吹別人家的冷氣,
 聽別人家的音樂,
 喝別人家的茶水,
 抱別人家的哥哥,
 而且結合眾人之力,節約能源哪!    」


寂寞嫦娥舒廣袖﹙論翅仔舞﹚—如是我見

翅仔舞是種蝶戀花的意境
除了接受就是保護和包容
回到最原始的孩提
滿足照顧和被照顧的需要
每一朵花都需要被關懷
女人似花不同其香
那將是一種溫柔的等待

明月不常圓 醒復醉 醉復醒
願為蝴蝶一生思量都是夢
好花難入眼 意中人 人中意
試把鴛鴦兩字顛倒寫來看

Site Meter

更新日期:2006年01月17日                                                     店小二呆佬